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師數字教學能力,5月7日下午,我校在第二教學樓學術報告廳舉辦人工智能技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我校人工智能與具身智能模組研究所所長、講師胡建易主講,副校長金平國主持了講座。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何將其有效應用于教育教學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胡建易講師以《人工智能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為主題,從多個關鍵維度展開深入闡述。在個性化學習與智能助學方面,他指出AI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特點提供定制化學習方案,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教學效率提升與教師賦能維度上,AI可以輔助教師批改作業、分析學情,讓教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學創新中。
虛擬仿真實訓與產教融合也是講座的重點內容。胡建易提到,借助虛擬仿真技術,學生能在安全、高效的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同時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無縫對接。此外,他還介紹了人工智能在智慧校園管理與服務優化、專業升級與課程改革中的應用,為教師們描繪了一幅AI賦能教育的全景圖。
為了讓教師們更直觀地理解,胡建易列舉了大量兄弟高職院校使用AI賦能教學的成功案例。這些案例涵蓋了不同學科和教學場景,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巨大潛力。他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要素、全過程,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字教學能力。
副校長金平國在講座結束時指出,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教師要主動適應時代發展,積極學習和應用新技術。此次講座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有助于推動我校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協同發展,更好地塑造學生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素養能力。未來,我校將繼續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為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