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細雨籠罩大地,卻無法阻擋校領導對暑期“三下鄉”大學生志愿者的深切關懷。6月23日,校黨委書記、督導專員饒志勇,副校長鐘風健冒雨奔赴新余市仙女湖區九龍山鄉和分宜縣鈐山鎮田心村,實地考察指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志愿者們送去學校黨政組織的溫暖與鼓勵。
饒志勇一行率先抵達九龍山鄉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在這里,由我校學生組織的“青春筑夢鄉村、實踐力行擔當”鄉村振興實踐隊隊員們正開展著豐富多彩的活動。教室里,隊員們與49名幼兒小朋友歡聲笑語不斷,他們一邊做著游戲,一邊耐心講解交通安全和防溺水知識,還手把手教小朋友在紙板上繪畫,溫馨的畫面洋溢著歡樂與活力。而在另一間教室,隊員們正圍在幼兒園老師身邊,認真學習小香包、小掛件的制作工藝,饒志勇、鐘風健見狀,興致勃勃地加入其中,與隊員們一同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
在聽取帶隊老師對實踐活動開展情況的簡要介紹后,兩位校領導與隊員們圍在一起親切交談。饒志勇強調,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以志愿者身份深入農村的重要契機,它能讓大家傳播先進文化和科技,體驗基層生活,調研社會現狀。他殷切期望隊員們珍惜此次實踐機會,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在基層的磨礪中鍛煉意志、砥礪品格、增長才干,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隨后,饒志勇一行來到九龍山革命歷史展陳中心。他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仔細瞻仰九龍山革命時期的斗爭史,接受紅色文化的教育與洗禮。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飽經滄桑的文物,仿佛將大家帶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讓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們為了理想信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精神。
鈐山鎮田心村是一片充滿革命精神的紅色熱土,是分宜縣革命的搖籃,擁有中共分宜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中共分宜中心縣委舊址和分宜蘇維埃舊址等豐富的紅色資源。饒志勇一行翻山越嶺驅車來到這里,與我校新能源工程學院10名師生組成的“初心映照鄉途、熱忱傳遞溫情”暑期“三下鄉”知行致遠實踐隊隊員們會合。
在田心村周氏祠堂里,大家共同聆聽老支書、義務講解員周年生講述田心村的紅色故事。周年生聲情并茂的講述,讓大家仿佛置身于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畏艱難、英勇奮戰的崇高精神。饒志勇在交流中指出,通過聆聽革命故事、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大家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我們要將這一理想信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弘揚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姿態,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扎扎實實做好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各項工作。
饒志勇還勉勵我校全體參加暑期“三下鄉”大學生志愿者們,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念,緊緊圍繞今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這一主題,扎實工作,不斷成長進步,在“三下鄉”的舞臺上綻放青春光彩,為鄉村振興和紅色文化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隊員們紛紛表示,校領導的關懷讓他們倍感溫暖,也更加堅定了他們服務基層、奉獻社會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