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1日,江西人社發布2024年江西省就業創業政策匯編——高校畢業生扶持篇(就業服務篇),內容如下。
1.哪些畢業生可以申領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答:本省行政區內普通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在畢業學年內有就業創業意愿并積極求職創業的殘疾人、在校期間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特困人員、低保家庭、困難殘疾人家庭、脫貧人口及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中的應屆畢業生,可申領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為1000元,每人可享受一次,同時符合多個困難類別條件的畢業生不重復享受。
政策依據:《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江西省教育廳 江西省民政廳 江西省財政廳 江西省鄉村振興局 江西省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做好畢業生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信息化發放工作的通知》(贛人社字〔2023〕290號)
2.畢業生如何申領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答:畢業學年的9月20日至10月31日,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可通過“江西就業之家”小程序高校畢業生專欄、“江西人社”微信公眾號微服務“我要辦事”、“江西人社網上辦事大廳”等渠道進入“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管理服務平臺”( http://zwfw.rst.jiangxi.gov.cn:8081/jxjycyfw/ycxqzcybt/index.html#/)的“學生入口”注冊、登錄個人賬號,簽署申請承諾并按照提示要求,如實、完整、準確填寫申請信息,進行網上申報。確因不便網上申請的,可向所屬院校就業部門線下申報。如果系統提示“系統審核通過”,申請人無需上傳材料;如果系統校驗沒有通過,申請人須按照系統提示上傳學籍證明材料、困難資質證明材料(根據申領困難類別提供相關材料)等佐證材料。
畢業生提交申請后,經系統校驗,所在學校初審、公示、集中申報,當地人社部門復核,由當地財政部門將補貼資金直發到符合申領條件的畢業生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
3.高校畢業生可以參加就業見習嗎?參加就業見習有補貼嗎?
答:可以。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以向當地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或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申請,參加我省的就業見習。見習期間,人社部門會給予就業見習補貼,用于見習單位支付見習人員在見習期間的基本生活費、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
4.什么是檔案管理服務機構?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主要包括哪些?
答:檔案管理服務機構是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機構的簡稱。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機構包括縣級以上(含縣級)人民政府設立的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或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以及經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授權的單位。
檔案管理服務機構管理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主要包括:
(1)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聘用人員的人事檔案;
(2)辭職辭退、解除(終止)聘用(勞動)合同、取消錄(聘)用、被開除等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人事(勞動)關系的未就業的原機關公務員、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軍隊文職人員的人事檔案;
(3)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及中專畢業生的人事檔案;
(4)自費出國(境)留學的高校畢業生及其他因私出國(境)人員的人事檔案;
(5)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的中方雇員的人事檔案;
(6)自由職業或靈活就業人員的人事檔案;
(7)其他流動人員的人事檔案。
5.留學回國人員將檔案轉入戶籍所在地及工作所在地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留學回國人員留學前在國內有人事檔案的,可以向當地檔案管理服務機構申請,把學歷認證材料作為補充材料歸入原檔案。
(1)申請材料
①戶籍所在地存檔:存檔人員有效身份證件、戶口簿、初中或高中及以上學歷學籍材料、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外學歷認證材料;
②工作單位所在地存檔:存檔(經辦)人員有效身份證件、戶口簿、初中或高中及以上學歷學籍材料、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外學歷認證材料、勞動(聘用)合同。
(2)接收流程
①存檔(經辦)人員持申請材料向檔案管理服務機構申請;
②檔案管理服務機構對提交材料進行審核;
③審核合格后,填寫《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接收登記表》并簽訂委托檔案管理協議,辦理檔案委托管理手續。
政策依據:《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江西省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標準和流程規范>的通知》(贛人社發〔2022〕24號)
6.畢業時,高校可以把人事檔案給學生本人嗎?
答:不可以。嚴禁個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檔案,嚴禁個人自帶檔案。高校畢業生畢業時,如到機關或國有企事業單位就業,人事檔案由高校轉遞至相關用人單位;如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或社會組織就業,人事檔案由高校通過機要通信或郵政特快專遞等方式轉遞至畢業生就業地或戶籍所在地的人社部門所屬檔案管理服務機構;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人事檔案由高校通過機要通信或郵政特快專遞等方式轉遞至畢業生戶籍所在地的人社部門所屬檔案管理服務機構。
政策依據:《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規定>的通知》(人社部發〔2021〕112號)
7.檔案管理服務機構可以為存檔人員出具哪些相關證明?
答:檔案管理服務機構可以出具的相關證明包括:存檔證明、經歷證明以及其他證明。
(1)申請材料
①個人委托存檔:存檔人員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社保卡等有效身份證件;
②單位集體委托存檔:存檔(經辦)人員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社保卡等有效身份證件,委托存檔單位介紹信。
(2)辦理流程
①存檔(經辦)人員持申請材料向檔案管理服務機構申請;
②檔案管理服務機構審核申請材料;
③檔案管理服務機構依據檔案記載出具相應證明。
(3)辦理地址
存放本人人事檔案的檔案管理服務機構。
政策依據:《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江西省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標準和流程規范>的通知》(贛人社發〔2022〕24號)
8.檔案管理服務機構提供哪些政審(考察)服務?
答:檔案管理服務機構提供的政審(考察)服務類別有:參軍政審、錄用考察、入黨政審、出國(境)政審、升學政審以及其他政審。
(1)申請材料
①個人委托存檔:存檔人員有效身份證件、政審(考察)相關函件或表格;
②單位集體委托存檔:存檔(經辦)人員有效身份證件、政審(考察)相關函件或表格、委托存檔單位介紹信;
(2)辦理流程
①存檔(經辦)人員持申請材料向檔案管理服務機構申請;
②檔案管理服務機構審核申請材料。
③檔案管理服務機構依據檔案記載出具相應政審(考察)意見。
(3)辦理地址
存放本人人事檔案的檔案管理服務機構。
政策依據:《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江西省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標準和流程規范>的通知》(贛人社發〔2022〕24號)
9.高校畢業生黨員組織關系如何轉移?流動黨員組織關系怎樣轉移?
答:高校畢業生黨員組織關系轉移的基本原則是:已經分配了工作,落實了工作單位的,應將黨員組織關系及時轉到所去單位黨組織。黨員在落實工作單位過程中將人事檔案托管在縣級以上政府人社部門所屬的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或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的,這些機構的黨組織如具備條件并經同級地方黨委同意,可以接受這部分黨員的組織關系,并根據不同情況,組織這些黨員過組織生活。對因某些原因,一時還不能落實工作單位的,可將其黨員關系轉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鄉鎮黨組織。
流動黨員轉移組織關系的基本要求是:黨員所去單位黨組織健全的,應將黨員組織關系轉到其所去單位的所在地的街道、鄉鎮黨組織。黨員在流動中將人事檔案托管在縣以上政府人社部門所屬的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或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的,這些機構的黨組織如具備管理條件并經同級地方黨委同意,可以接收尚未落實工作單位或因某些原因暫時無法轉移組織關系的黨員的組織關系。
10.失業登記范圍包括哪些人員?
答: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處于無業狀態的城鄉勞動者,可在戶籍地或常住地辦理失業登記。(所指勞動者年齡為年滿16周歲(含)至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在內地(大陸)就業后失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和臺灣地區居民可參照執行)。
政策依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失業登記工作強化失業人員就業服務的通知》(人社廳發〔2020〕3號)
11.公益性崗位可優先安排哪類人員就業?怎樣申請公益性崗位?
答: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應當優先安排符合崗位要求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人員,并在相應期限內給予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補貼及崗位補貼。符合條件的人員可以向當地的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或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申請參加公益性崗位,也可以上當地人社部門官方網站查看公益性崗位招聘公告。
政策依據:《江西省就業促進條例》(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23號)
12.公益性崗位補貼發放的對象和標準怎么規定的?
答: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的人員范圍為就業困難人員和離校1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對在公益性崗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和離校1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的單位(企業)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補貼標準為不超過所在縣(市、區)最低工資標準的70%。
公益性崗位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時年齡為準)。
政策依據:《江西省財政廳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江西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贛財社〔2019〕1號)
13.法定勞動年齡內的家庭人員均處于失業狀況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就業援助嗎?
答:法定勞動年齡內的家庭人員均處于失業狀況的城市居民家庭,可以向住所地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請就業援助。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14.高校畢業生申請社會保險補貼的條件有哪些?
答: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和家庭服務業企業,給予最長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畢業5年內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含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留學回國人員),已進行就業登記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上述的社保補貼均可到當地的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或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進行辦理。
政策依據:《江西省財政廳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江西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贛財社〔2019〕1號)、《關于進一步落實就業補助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贛人社字〔2020〕28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