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全國高校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后,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組織相關工作,堅決打造積極向上、科學有序的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生態,對科技造假和學術不端零容忍。
教育部在會上指出,2035年我國要建成教育強國,這一歷史機遇給予了我國教育系統重大的責任和使命。同時,也意識到高校在支撐高質量發展方面尚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特別是在拔尖創新人才和重大原創成果供給不足,以及學術不端和學術生態建設問題。因此,要將科技發展規律、科技管理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有效結合起來,推動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果。
我校高度重視此次教育部的指示,積極營造積極向上、科學有序的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生態。學校強調對學術不端現象的零容忍態度,將嚴肅學術紀律貫穿于各個教學和科研環節。為了建設完善健康的學術生態,我校科研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加強學術道德教育:通過開展學術誠信宣傳活動,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學術價值觀,強化學術誠信意識。
建立健全學術評價機制:嚴格遵循學術評價的公正、公平原則,不以數量論英雄,鼓勵科研成果的質量和原創性。
加大學術監督力度:建立學術審查委員會,及時調查并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維護學術秩序和教育尊嚴。
支持優秀科研項目:鼓勵教師和學生開展具有原創性和前瞻性的科研項目,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學校希望通過這些措施,倡導全體師生秉承誠信、創新、嚴謹的科研精神,共同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只有在這樣的積極學術環境下,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創新人才,為我校乃至我國的科技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