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構建校園網絡文明 爭做中國好網民”活動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中國好網民”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中央網信辦、省委、省委教育工委關于有關文件及工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我們決定在全校開展“網絡文明進校園爭 做中國好網民”活動。現制定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爭做中國好網民”主題,以“網絡文明進校園爭做中國好網民”為主體,把爭取青少年作為重點,充分發揮網絡文化滋養育人的獨特作用,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文明的網絡素養、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的銅中好網民,為加快校園網絡建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二、總體目標
我校“網絡文明進校園爭做中國好網民”活動是學校網絡育人的具體抓手。開展此項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師生網絡素養教育讓好網民的理念落地生根,通過抓好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提高影響力,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擴大活動覆蓋面,通過陣地建設打造網上發聲平臺,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治理,著力解決網絡空間存在的“文明、不理性、不負責任”等問題,力爭通過一年的時間培育和推出一批校園好網民,促進網絡空間更加清朗,網絡秩序更加規范。
三、主要任務
(一)成立領導小組:成立“構建校園網絡文明 爭做中國好網民”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
組長:楊濤
組員:葉真榮、李林、賀云龍、于聯慶
(二)開展好網民媒介素養教育
通過學生社團組織電腦制作、公益廣告設計大賽等多種形式,引導廣大網民依法依規上網,倡導文明健康的網絡生活方式,積極踐行崇德向善的網絡行為規范,推動好網民素質教育進學校、進課堂。
活動作品提交地址:黨委宣傳部辦公室
1.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利用信息技術課,以高中學生為重點,推動“網絡安全教育進課堂”活動。開展網絡安全教育,提高網絡安全意識。
2.提高網絡文明素養。以爭做中國好網民為主題,開展網絡文明素養教育,引導網民傳播正能量,不信謠、不傳謠,拒絕網絡低俗和網絡暴力。
3.養成網絡守法行為習慣。加強網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網絡誠信建設,引導師生上網講文明、守規矩,守法律,發言顧大局、負責任。建立健全網站失信黑名單制度和嚴重違規失信當事人聯合懲戒機制。
4.提升網絡防護技能。加大對網絡防護技能的普及力度,針對網絡攻擊和各種病毒等,向網民傳授網絡防護知識,增強網絡保密意識,切實提升廣大網民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三)開展三大好網民行動
引導師生積極踐行好網民理念,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推動好網民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1.傳播社會正能量行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廣泛開展傳播正能量行動,講好時代發展故事,塑造時代好形象。
2.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行動。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重要傳統節日,廣泛開展網上“我們的傳統節日”等活動,用鮮活的語言解讀傳統節日文化和親情鄉情,打造網民精神家園。
3.網絡文化精品創作推廣活動。圍繞我校發展,突出校園文化特色,創作形式多樣的網絡圖形圖像、動漫、視頻、網絡公益廣告等網絡文化作品,展現學校發展的新成果新面貌。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鼓勵和支持網絡文化藝術創作,推動網絡文化精品傳播。
4.評選一批“校園好網民”、“網絡教育名師”,樹立榜樣典型。
(四)突出重點
要通過典型示范引導,使“圍觀的大多數”、“沉默的大多數”轉變成網上積極發聲、維護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多數。在師生中開展“爭做中國好網民”活動,各班組織開展“爭當校園好網民,傳遞青春正能量”活動,鼓勵學校廣大師生創作優秀的網絡文化作品,講好校園故事。加強校園網絡陣地建設和網絡教育引導工作,培育擁有正確的網絡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青年一代。
(五)加強網上網下互動。
1.建設好師生互動平臺。利用校園門戶網站、微信公號、微信群、QQ群等網絡媒體優勢,加強“爭做中國好網民”話題設計和活動推送,開展在線交流和活動展示,傳遞好網民正能量,共筑網上網下同心圓。
2.推動網絡文化創作積極融合。推動網絡圖形圖像、動漫、網絡文學、網絡名人粉絲等領域傳播好網民理念,引導校園網絡文化在網絡文化產品創作中融入好網民理念,依托網絡文化“潤物細無聲”的滋養作用,將強大的粉絲力量轉化為促進網絡空間清朗的建設力量。
四、實施步驟
(一)第一階段:2023年5月-2023年7月之前為宣傳發動、部署安排階段。之后為開展活動、建章立制階段;年底為階段性總結表彰階段。各學院要研究制定方案,做好頂層設計。學校網站要強化主體責任,加強議題欄目設計,認真落實工作任務。
(二)第二階段:2023年9月-2023年11月為深化活動開展、培育活動品牌階段,促使網絡空間更加清朗。實現全校師生參與經常化階段,校網絡生態有效改善。總結經驗,完善機制,深化活動,培育品牌,打造我校好網民工程的品牌亮點。加強機制建設,推動活動深入持久開展。